为何中国高速公路收费多年仍亏,美国免费却躺着收钱?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0:34 点击次数:95
19万公里!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长度已经稳居全球第一。
如今,高铁就像是一条“大动脉”,贯穿南北东西;而高速公路则犹如“毛细血管”,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里。
这些交通工具不仅让我们出行变得方便快捷,还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。
在这闪亮的里程数背后,实则隐藏着连续亏损和庞大债务的尴尬局面。反观美国,大部分高速公路是免费的,却还是能实现盈利。
那为啥咱们国家的高速公路收费这么多年了,还是经常在亏本呢?中美两国的高速公路模式到底有啥区别呢?
发展速度与债务重压
从尘土飞扬的乡间小路,到如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,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自从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就开始全力以赴推进高速公路的建设。可那会儿,咱们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,资金方面也有点紧张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国引入了一种“借钱修路,收费还款”的方式,通俗点说就是先贷款修路,之后通过收过路费来还这笔债。
这一模式在刚开始时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,不仅缓解了修路资金不足的困境,还大大促进了中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。
短短十几年里,高速公路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地迅速铺展。到2024年,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长度已经达到18万公里,足足能绕地球赤道四圈多,交通真是方便得不得了。
随着咱们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进一步完善,现在二十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多都能上高速了,出门的方式多了,去的地方更快也更方便了。
就连一些偏远地区也能看到高速公路的踪影,比如青藏高原上的雅康高速,这条“云端天路”一共花了230亿元,这不仅是个工程奇迹,还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希望,偏远地区的居民因此能更快地与外界连接。
可别小看这些辉煌背后,实际上隐藏着不少严峻的挑战。
自2015年以来,我国的高速公路运营情况可真不咋地。每年亏损的情形已成常态,光2020年一年就亏了7400亿元,累计亏损更是超过了7万亿元。
巨额的债务和不断增加的亏损,简直就像两座沉重的山,给中国高速公路未来的进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成为了发展上的一个难题。
在“基建狂魔”的辉煌背后,高速公路仿佛变成了一种“甜蜜的负担”。
我国高速公路的亏损情况真是五花八门,原因可不少,地理因素就是个不可小觑的重要原因。拿贵州来说吧,那地方的地形和地貌复杂得很,修建高速公路的成本自然是水涨船高。
在贵州,修一公里高速公路得花上2亿元,主要是因为那里的桥梁和隧道多,花费真是不小。此外,地理环境还会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,继而影响经济效益。有些地方偏远,交通量不大,即使花大力气把高速公路建好了,运营的收益也未必好。
美国中西部地区那地方地势挺平坦的,修同样长度的高速公路花的钱可就少多了。
就是说,高速公路的建设成本那是相当高的,而且运营和维护上面也得花不少银子。按照相关规定,我国的高速公路可得定时维护,还要进行中等规模的翻修和彻底的大修。
还有啊,绿化、人工养护,还有应对自然灾害的紧急抢修等,都是运营花费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。数据显示,2021年,中国的高速公路收入达到了5754亿元,可支出却猛增到了12279亿元,支出几乎是收入的两倍啊。
除了平时的运营维护费用,政策因素和沉重的债务压力也是亏损加剧的重要推手。
拿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来说,这个政策虽然让咱们出行更方便,但同时也大大削减了高速公路的收入来源。
以2023年春节为例,仅7天的免费通行就让全国高速公路损失了198亿元的路费。这只是因为政策带来的损失之一。
更棘手的是,许多高速公路公司光是还贷款的利息就得花费大量资金,有些公司的收费收入甚至连利息都不够,经营状况相当糟糕。
拿云南某高速公路公司来说,光是去年一年的收费收入就有10亿元,结果需要还的债务却高达12亿元。这可把他们的运营弄得相当吃力。另外,高速公路的运营成本也受到收费站设置的影响,真是烦心呀。
现在,全国的高速公路上有8.6万个收费站,基本上每40公里就能见到一个,有的地区收费站更是密集得很。这种情况不但拖慢了车辆的通行速度,还把高速公路公司的运营成本给抬高了。这些问题都引发了大家对高速公路运营模式的更多关注。
在面对这么大的运营压力时,高速公路的运营者们就得想办法找个更高效、更可持续的运营模式。虽然ETC的推广提升了通行效率,但如果真要从根本上解决亏损的问题,那还得多动动脑筋,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创新。
燃油税模式与隐性成本
美国的高速公路可谓是全球最先进的道路系统之一,早在1937年,加州就建成了第一条高速公路。与中国的建设模式不一样,美国的高速公路采用的是“联邦政府统一规划加上燃油税收费来偿还贷款”的方式。
换句话说,美国的高速公路修建由联邦政府统筹设计,资金来源主要是燃油税,这些税款用来偿还修路的贷款。
这种模式确保了资金的稳定和持续。自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开始征燃油税以来,这笔钱就持续不断地用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维护。
就算到了现在,美国超过九成的高速公路还是免费的。这样的运营模式下,公路系统照样能保持盈利。
这说明燃油税在公路建设和维护上起了关键作用,即便在免费的情况下,公路系统仍能正常运转。
燃油税的一个好处就是不用每次都交交通费用,这样能让车辆通行更流畅。再说,美国很多高速公路的建设费用早就回本了,燃油税的收入相对稳定,可以放心拿来维护这些高速公路。
不过,这种收费方式也有些不太方便。它无法根据车主真正使用高速公路的里程来收钱,开得多和开得少的车主交的税可能是一样的。
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,传统燃油车的数量势必会减少。这意味着燃油税的收入会大大降低,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养护资金来源。
油耗越来越低,新能源车的普及也在加速,政府通过卖汽油获取的税收可能会减少很多。
现在,美国的老百姓对燃油税的公平性有了不少质疑,觉得就算平常不怎么开车,也得掏这笔钱,感觉有点不太合乎情理。
简单来说,就是那种开车少的人也得跟开车多的人一样来交税,心里难免觉得不公平。如果以后油税收入减少,那咱们该咋办呢?这个问题得好好想一下。
虽然大家觉得美国的高速公路是免费的,其实使用的人还是得花不少隐藏费用。
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商品价格普遍偏高,这些额外费用最后都是由过路的司机来买单。
交通事故一旦发生,拖车费可是相当吓人的,每英里可能要几百美元,甚至更多。对司机们来说,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所以,那些表面上免费的高速公路,其实使用起来也有不少得留心的费用。
所以说,美国高速公路说的“免费”,其实也就是另一种收费方式。毕竟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,修路和养路的钱,最终还是得由纳税人掏腰包。
这就像咱们常说的,看起来免费的服务,其实成本早就埋在其他费用里面了,最后的买单还得我们自己来。
不限速的背后
除了美国和中国,德国的高速公路系统也别具一格。德国可是全球首个建有高速公路的国家,特别是某些路段没有限速,真是闻名遐迩。
更有意思的是,德国的交通规则也比较宽松,在特定情况下,驾驶员是可以在饮酒后开车的。
具体来说,只要司机体内的酒精浓度低于0.5%,在德国就算合法开车。这点和其他不少国家完全禁止酒驾的规则还真是有点不同。
乍一看,这种自由放任的管理方式似乎没啥约束,实际上可不是随便放任的,而是多种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。
这儿面有个强大的支撑体系:德国的汽车工业技术顶尖,为行车安全打下了基础;再加上素质高的司机,驾驶技能过硬,还有那交通意识也是相当不错;还有严格的交通法规,管着交通参与者的种种行为。
正是因为这些因素一起发力,才让这看起来有点“随意”的管理方式能够顺利运转。
我国高速何时才能实现免费
就算如此,还是有很多人希望高速公路能早点实现免费通行。显然,现在假期免收过路费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期望了,那咱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享受到免费的高速呢?
对于中国的高速公路发展,学习国外的经验真的是很重要,但咱们更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和改进。
#热问计划#

